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评:推进义务教育均衡靠加大财政转移支付还不够
2013-12-25 22:11:00

  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发布《关于2012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显示,2012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27695.97亿元,比上年增长16.03%。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22236.23亿元,比上年增长19.64%,占GDP的4.28%。

  这是我国历史上对教育投入最高的年份,首次超过GDP的4%。但美中不足的是,义务教育不均衡情况依旧严重,教育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2012年全国小学平均为6128.99元,最高为北京20407.62元,最低为河南3458.02元;全国初中平均为8137元,最高为北京28822.01元,最低为贵州5403.22元。

  需要指出的是,这是在中央财政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之后的结果。根据公告,2012年,中央财政教育支出3781.55亿元,按同口径比较,比上年增长15.7%,高于中央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那么,中央财政教育转移支付都用到了哪里?是否以推进基础教育的均衡作为重点来加大转移支付力度?

  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被认为是解决义务教育存在严重地区不均衡、城乡不均衡的根本途径。因为如果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完全依靠地方财政,必然因地方财政实力不同而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不同,只有中央财政发力,才能缩小地区、城乡差距,做到各地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趋于一致。事实上,我国各地的义务教育差距有所缩小,就得益于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但还远远不够。目前还存在三方面问题。

  其一,中央财政加大了对教育的支付力度,但很显然,中央财政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占相当的比例。而从政府发展教育的职责出发,应该首先保障公共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则应该吸引更多社会资金进入,但我国高等教育目前还以公办为主,不仅中央财政在高等教育中投入大量经费,就是各地财政也为高等教育投入大量经费,这带来的问题是,高等教育发展缺乏市场活力,而对公共基础教育的保障力度远远不够。

  其二,中央财政向地方转移支付时,由于拨款体系和监管的问题,存在较为严重的挤占、挪用问题,甚至有地方把教育拨款拨到学校账号后又取回,拨款显然只是为了做数据,而不是真正用于发展教育。也就是说,目前公告呈现的数据,并不见得是真正用于教育发展的数据,在教育投入薄弱的地区,实际投入可能比公告公布的数据低。教育经费的投入、使用透明度应加强。

  其三,教育经费是否用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也需要追问。总体看来,我国新增教育投入,由于由行政负责资源配置,存在重硬件、轻软件(教师投入,教育质量提高)的倾向。改善薄弱办学条件当然应当,但完全不顾实际,为乡村学校建设所谓多媒体教室,却没有老师进行教学,直到新电脑发霉,这就是制造形象工程和铺张浪费,另外,乡村学校并没有为吸引教师创造发展空间,我国虽实施了农村特岗教师计划和免费师范生计划,但师资队伍建设还是“短板”。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落实这一决定,需要中央财政有更大的作为,我国财政性教育投入之所以超过GDP的4%,这就是加大中央财政教育支出的结果,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教育公平,还需进一步提高教育投入水平,在这一过程中,中央财政应该从政府发展教育责任出发,调整支出结构,重点关注基础教育的投入,并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与此同时,还需完善拨款和监督体系,让每一分钱的投入用出实效。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