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艺考生: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文化课?
2014-01-15 22:41:00

  艺术生的专业课考试接连进行,最后他们将要面对的是他们最大的挑战——文化课。2014年艺术类高考新规标明艺术生文化课录取分数线将大幅提高,这为考生带来了新的压力和挑战。

  文化课对艺术生的考验由来已久。新课改施行以后,考试内容已经融入了新课改的相关知识,而对于多是文科生的艺考学生来说,以往靠死记硬背来取得成绩的方式渐渐“落伍”,对于各科知识的融会贯通以及综合应用能力是现在高考文综考核的关键。每年专业考试顺利过关,却因文化课考试不能通过而与自己心仪的学校失之交臂的考生不计其数,造成了个人与高校双方面的损失,非常可惜。

  目前艺考生离高考最多只有半年的时间,如果想用这段时间来解决这么多年文化课存在的问题这是不现实的,也是做不到的。那么,艺考生该如何分配时间去复习,复习的重点又在哪儿,如何利用最后的几个月的时间备战高考?记者日前就这些家长和考生最关注的话题采访了铭师堂学校艺考中心的魏老师。

  ● 加强文化课学习的信心

  由于艺术生文化课成绩普遍不高,再加上之前将过多的时间都用在了专业课的学习和考试上,因此,大部分艺术生对文化课信心不足,特别是在最后的冲刺阶段,有的甚至产生听天由命、自暴自弃的心理。

  对此,铭师堂学校艺考中心魏老师介绍,艺术生文化课成绩普遍不高,这是不争的事实,艺术生一定要正确看待自己的缺点,但同时也应看到自身的优点,其在专业上的优势是普招生所不能比的。“虽说我们文化课成绩不高,但高考对艺术生文化课的要求也不高。”魏老师提醒艺术生在最后阶段一定要树立起学习信心。有信心,才会赢。

  ● 重视英语、语文

  往年,很多参加完高考的学生都很疑惑:我的专业成绩和文化课成绩都不错,为什么还不能被录取?

  “其实,这很正常。”魏老师介绍,艺术生高考,除专业分数和文化课分数要同时达到所报院校要求的录取分数线外,个别学校对英语、语文也限分要求,如:有些学校要求考生的英语成绩一定要达到70分以上,有的则要求更高,考生报考中央美院语文成绩不过关,也不能录取。因此,付昱提醒考生在最后的冲刺中一定不要产生骄傲心理,以为自己的某一项成绩很好,就心存侥幸,需要所有条件同时具备才有可能录取。

  ● 分清主次,重点突出

  面面俱到,一味求全是大多数艺术生在文化课冲刺上最容易犯的错误,文化课成绩不高使他们在复习过程中生怕错过了某一个知识点,继而会影响到高考成绩。但对于每个考生来说,无论从全局的角度,还是从单科的角度,都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况且,由于高考试卷受卷面、考试时间的限制,不可能涉及所有知识点,必定是有重有轻,有主有次。

  因此,铭师堂学校艺考中心魏老师提醒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一定要重点突出,主次分清,必要时还要有所舍弃,“对于自己的强项科目、提分空间较大的科目,可多安排一些时间。但对于自己的一些弱项或零基础的科目,可少安排时间或不安排时间。”

  ● 设定计划,步步为营

  虽然大部分艺术生文化课成绩不高,但其中也不乏一些400分、500分以上的好学生。他们知识掌握程度不同,分数差距比较大,升学目标也相差甚远。因此,魏老师提醒他们在复习的时候,也不能照搬同一模式,应根据他们的需要来设定复习计划。

  对于成绩偏下的学生应该把复习重点定位在给分题和基础题部分;成绩中等的学生应该在确保前两种题拿分的同时关注中档题和部分综合题的复习;准备冲刺名校的考生则应更多关注中档题和综合题的强化训练,“最后阶段的复习方法是高考的关键,应遵循因人而异、不可求同的原则。”

  ● 报班需谨慎,资历很重要

  普通学校的课程设置只为普通参加高考的学生设计,完全不适合艺考生的复习计划和学习要求,所以这样一群有特长的考试在普通高中里很难真正融入,成绩提升也不明显。盲目听信他人介绍,选择一些不正规的辅导班,最终导致升学失败的艺术生也不在少数。因此,魏老师提醒那些还没有选择辅导机构的学生,在选择时一定要关注学校的办学资历和所取得的成绩,最好还要亲自到学校感受一下,试听一下老师的课,看学校的氛围,体会一下是不是适合自己。

  铭师堂学校,始建于1998年,深入高考研究十六年,专注艺考文化课十年,是北京高考艺术生文化课第一名诞生地、中国九大美院和九大音乐学院生源集训地,以及北京高考数学满分学生诞生地。从2004年起,至今已送走十届优秀毕业生。

  铭师堂学校内部研发艺考生文化课教材,实行教学三步走战略:恶补基础知识,讲练结合,以讲为主;瞄准高考,培养综合分析能力,讲练结合,以练为主,注重知识应用;针对高考,强化训练,押题猜题,最后冲刺。针对不同学生开设不同班型,全身心投入为学生服务。学生普遍提分150——180分,最高提分316分,是广大艺考生冲刺文化课的最佳选择。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18-07-11 14:04
北京考试报 2018-01-10 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