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教育观点:大学生“有业不就”你怎么看?
2015-11-18 14:59:00
中国教育报

  11月,校园招聘迎来高峰期。据媒体报道,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在770万以上,加上出国留学归国人员以及处于待业的往届毕业生,预估届时将有1000万人竞争有限的工作岗位。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2016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仍不乐观。在大学生群体当中,近两年“待定族”(指调查时处于失业状态且不打算求职和求学的大学毕业生)和“慢就业”(毕业后不急于就业)的现象则越来越突出。 

  应该如何理性看待“有业不就”的现象?本期话题编发两篇稿件,以飨读者。 

    “慢就业”虽好,并非人人“可以有” 

  我们乐见“慢就业”的出现,但更乐见的是年轻人展示出的那种理性、不盲从、个性化的生活态度。

  伴随着本科扩招的开始,对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关注逐渐成为一个社会热点。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维持在相对高位,媒体报道在描述大学生就业形势时,常用诸如“严峻”“不容乐观”等字眼。尽管如此,在各级政府、高校、社会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等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大学毕业生总体就业率数年来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以2012届、2013届、2014届毕业生为例,根据权威统计数据,三年的全国总体就业率分别为90.9%、91.4%与92.6%。

  保持较高就业率是了不起的成绩,尤其是在最近几年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但也不排除少数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还有待提高,比如就业不对口、被动就业、盲目就业、为就业而就业等,此类现象,过去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长期以来,一些地方和高校缺乏对学生长期的个性化的职业规划指导,忽视对就业岗位与个人兴趣契合度的测评,结果很多大学生在毕业离校的大潮中匆忙就业,很快却又发现自己并不适合选择的岗位,从而呈现出工作懈怠、情绪不高等消极状态,抑或在短时间内频繁跳槽,给个人职业发展和供职单位都带来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慢就业”的出现,是对大学生就业盲从现象的某种矫正。“慢就业”虽然表现在就业速度上慢了一点,但实质并不是不就业,或者无原则地推迟就业,而是在就业之前更加理性地评判自己、更加科学地规划未来。因此,从传统就业观念到“慢就业”的转变,其实是毕业生从关注就业效率转向关注就业质量的体现,这是好事。

  以社会视角看,这一现象意味着现在的90后毕业生独立意识更强、自主意识更浓,对待生活、工作更加理性,不愿盲从、不愿简单屈从社会安排,而更希望凭自己的努力主宰未来,这样的就业理念,更有利于保护青年人的进取精神和创造性,这和新常态下强调创新的大背景是契合的。当然,少数学生的“慢就业”,离不开家长的支持,离不开一定家庭经济生活水平的支撑。是不是选择“慢就业”,还是要因人而异,并非人人“可以有”,不可陷入另一种盲从。

  正因为此,有条件“慢就业”固然是不错的选择,但“慢就业”只是正常就业形态的一种补充,没必要鼓励所有毕业生都去选择“慢就业”。所以我们乐见“慢就业”的出现,但更乐见的是年轻人展示出的那种理性、不盲从、个性化的生活态度。需要指明的一点是,大学毕业生是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已经到了应该承担家庭和社会责任的年龄,如果把“慢就业”当作逃避竞争、不敢直面社会压力的借口,那就值得警惕了。

  说“慢就业”是好事,从大学教育角度看,这也有利于让大学减轻就业率的过度束缚,真正把重心回归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核心上来。就业率高低本来就是个社会问题,疲于应付就业率,学校反而可能放松对培养质量的关注。

  总之,“慢就业”也好,快就业也罢,最终都得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本位,快与慢可以是个人的选择,但最终都要就业,最终都要在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刘楚汉,作者系媒体评论员)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光明日报 2020-09-02 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