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关注!首都师范大学两会代表委员话两会
2022-03-15 11:02:00
首都师范大学

建言献策聚智慧,凝心聚力谋发展

  在两会中,首都师范大学有各级代表委员共20人,他们中既有领导干部,又有专任教师,既有中共党员、又有党外人士。两会期间,他们肩负人民重托,认真履职尽责,积极建言献策,凝聚智慧力量,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

  全国代表委员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校长方复全


  方复全围绕义务教育、大学生就业与深造,建设高水平大学等问题,建言献策,为民履职。他十分关注大学生的就业和继续深造问题,提出当下有大量师范毕业生希望通过考研等形式进一步深造,以此提高作为人民教师的本领,目前师范类专业硕士指标偏少,希望能够破解难题。他建议京津冀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建设高水平大学。

  他对《政府工作报告》中“建议加大对高水平师范大学、尤其是师范生培养财政支持力度,提高师范生的生均拨款”提出了很强的针对性、建设性意见,受到财政部致函感谢。感谢函中提到,财政部将充分考虑所提建议,继续通过现有政策和资金渠道,加大师范教育投入力度,支持师范院校改革发展。


  他建议国家将义务教育阶段延展到高中阶段,取消中考制度,探索构建11年义务教育——小学6年,初中2年,高中3年,形成“6+2+3”模式。稳步发展职业教育,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议实行校长轮岗,通过集团化办学的方式实现教育资源的优质资源共享和均衡化发展。

  方复全还对《关于202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提出了很有针对性、建设性的意见,受到财政部致函感谢,感谢他对财政工作的关心、理解和支持;感谢函中提到,财政部高度重视,财政部部长刘昆带领工作专班进行了认真研究。根据方复全的意见,财政部已在《报告》中增加“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内容。

  全国政协委员、美术学院教授王珂


  王珂持续关注西藏地区中小学美育问题,今年他的提案是《以“双减”为契机,加强西藏地区中小学美育教育督导检查和结果运用, 推动“五育并举”落到实处》。他建议逐级加大美育教育督导检查力度,不断提升美育教育工作地位,夯实“五育并举”思想基础。加大西藏地区中小学师资结构调整,切实保障美育师资要求。全面梳理规范美育教育教学教研,转“副”为“正”,切实提高学校美育教育质量。以“双减”工作为契机,加强美育实践活动指导和表彰,营造美育教育浓厚氛围。


  市级代表委员

  首都师范大学共有市级代表委员7人。他们认真履职,积极提交意见建议,为首都发展贡献力量。

  2021下半年,本市“双减”政策出台。“双减”工作开展一学期以来,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深化‘双减’工作”“整体提升教育发展质量”,在今年的北京“两会”上,“双减”也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不少代表、委员认为,教育教学质量始终是办学的生命线,“双减”可持续的关键就在于提高教学质量。

  市人大代表、校党委书记孟繁华


  孟繁华就“双减”政策中“教师轮岗”如何起到教育提质增效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并接受了记者采访。他总结了“四句话”,首先,通过干部教师的轮岗,可以促进实现义务教育再均衡;其次,“教师轮岗”实现了教师队伍的再优化;第三,基于教育的社会性,学校文化通过轮岗实现重新布局、重新建构;第四,基于教育生态,也希望通过校长、教师的流动激发其发展的动力。他同时强调“双减”促“双升”,不仅要把负担减下来,还要把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度提升上去。

  市人大代表,原校党委书记郑萼


  郑萼对于“发展普惠托育服务”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对于在北京的年轻双职工家庭来说,推动普惠性托育机构的建设,确实能够解决年轻人的家庭抚育“刚需”。2至3岁的孩子已经可以实现基本自理,让孩子尽早与同龄人产生互动交流,对他们的性格成长也有好处。同时,好的政策思路,要辅以精准的调查研究和精细化的管理。家长必然希望孩子能就近入托,但不同幼儿园的学位情况和托育服务质量也存在差异,如何对学位进行精准调控,考验着政府治理的智慧。

  市人大代表、海淀区政协副主席、书法院教授叶培贵


  叶培贵提出文化中心建设,应该有更综合的举措,充分调动文旅部门、文联(及所属各协会)、高校等各方面力量,形成合力,不仅在传统优秀文化、红色文化的保护传承上发力,在公共文化供给上发力,而且要在新时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创造上有所作为。在传承、保护、公共文化供给基础上有更新更好的创造,才是真正符合“中心”这个定位的。

  市人大代表、音乐学院教授雷达


  雷达认为要坚持“五育”并举,深化“双减”工作,应加强各类教师在美育艺术素养方面的培养,打牢美育基础。首先,要将“音体美”纳入到教学核心课程中,提高教学地位;其次,师范类院校对于学科教师的培养,也要进行音体美的课程培训,强调教师的一专多能和一能多专。同时,高中阶段也要重视艺术素质教育。对于如何建立美育科学合理的评估系统,雷达代表也做了调研,提出了建议。

  市政协委员、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书记、校长沈杰


  沈杰在接受采访时介绍了首师大附中在实施“双减”政策背景下开展工作的思路做法。在提升课内质量方面,首师大附中对老师提出了高要求,向课堂要质量,教师必须研究学情,以学定教。课堂要以培养学生思维为主线。课后,提供多种课后服务,将学生留在校园;为学生提供“套餐式”定制作业,各科之间相互协调,保证作业不超量,让各类学生“吃饱”,而且能够“吃好”。

  市政协委员、工会常务副主席于丽萍


  于丽萍关注让生态空间发挥更大惠民功效,她建议对于全市街心公园和郊野公园的卫生间布局做出合理规划。没有卫生间和卫生间不能满足需求的公园要尽快增设。已投入使用的卫生间,也要补齐洗手池、消毒液等防疫设施,并安排专人及时打扫清理,保持整洁卫生,让市民游园不再有后顾之忧。

  区级代表委员

  2021年区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换届后,首都师范大学区级代表委员增加至13人。其中海淀区、房山区4名区级人大代表,海淀区、房山区、延庆区9名区级政协委员。

  叶培贵教授当选海淀区政协副主席。张增田、陈英杰、廖奕当选海淀区人大代表,陈志永当选房山区人大代表。付红兵、施智平、张桃洲、朱琳、姚百慧推选为海淀区政协委员,王争艳、孙众推选为房山区政协委员,关鸿亮当选延庆区政协常委。

  海淀区人大代表、教育学院书记张增田


  海淀区人大代表、文学院副院长、民盟主委陈英杰


  张增田、陈英杰共同关注驻区内高校发展问题,积极在会上建言献策,张增田的发言是“充分利用高校资源、积极融入区域发展、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探索合作共同体”,被采纳写进海淀区政府工作报告“积极支持服务驻区高校发展”。

  海淀区人大常委、科技处处长、民进主委廖奕


  廖奕认为未来五年是海淀区发展的关键期、攻坚期和突破期。对标海淀区“三个走在最前头”的定位,从更大的时空纬度上看海淀2022的工作,她建议:作为海淀区发展的新动能,目前数字产业发展的规模在全国领先,那么未来面临的问题是该如何做强?怎样做优?一方面,需要在核心技术、算法上进行微调,并实现突破;另一方面,在数字安全领域、数字化治理、数据价值化等方面的投入也更待提升。

  海淀区政协委员、化学系主任、知联会副会长付红兵


  海淀区政协委员、信工学院院长、农工党主委施智平


  海淀区政协委员、学报主编、知联会副会长张桃洲


  海淀区政协委员、资环副院长、知联会常务理事朱琳


  朱琳提交了“关于搭建水循环-地质灾害模拟装置,助力地下水资源保护利用”的提案。

  海淀区政协委员、历史学院副院长姚百慧


  房山区人大代表、良乡校区基础学部书记陈志永


  房山区政协委员、信工学院教授、民革副主委孙众


  房山区政协委员、心理学院院长、民进副主委王争艳


  延庆区政协常委、资环学院教授关鸿亮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